問對問題,就解決一半的問題
- 精準提問的力量
接著就是將前篇的概念用符號表示,純粹解析關係不做細部運算;將比喻篇 - 相同客觀事實會有不同主觀理解 所有元素進一步標示他們的屬性並以符號表達,整理成下表
No.
元素名稱
符號
屬性
"值"範例
1
兒子
$$\left \{S \right \}$$
坐標系
N/A
2
媽媽
$$\left \{M \right \}$$
坐標系
N/A
3
馬克杯
$$C$$
事實
N/A
4
媽媽眼裡的馬克杯
$$\vec{P_M}$$
位置向量
$$ \begin{bmatrix} 200 \\ 0 \\ 1 \end{bmatrix} $$
5
兒子眼裡的馬克杯
$$\vec{P_S}$$
位置向量
$$ \begin{bmatrix} 20 \\ 0 \\ 1 \end{bmatrix} $$
把前篇的圖代換成上述符號後變成這樣 :
媽媽、兒子的屬性都是觀測者坐標系,用大括號圈住一個代碼來表達;坐標系本身沒有值,坐標系之間的轉換關係才有值,座標轉換的觀念在下篇介紹。
馬克杯是一件宇宙中的事實,給他一個沒有下標的符號,雖說是事實但在此系統裡只是個意象,不該有值,客觀事實被觀察後產生的位置向量才會產生值
媽媽眼裡的馬克杯、兒子眼裡的馬克杯,此二元素為位置向量,透過觀察事實產生,由於是在不同的坐標系生成,故值也該有所不同,用下標來表達此位置值所參考的坐標系,向量箭頭恆由坐標系原點射向事實,因為位置永遠是事實扣掉原點的差值;另一方面,若沒有坐標系觀測一件事實,事實是不該主動產生座標值,任何數據都是基於某個參考才會出現,因此若以比較嚴謹的方式,任何位置向量理應都有參考坐標系。
後記1 : "向量"概念是為了與後面會解釋到的座標轉換矩陣區隔開,用來表示與座標轉換矩陣是不同種類的元素
後記2 : 沒觀察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;存在的東西沒人去觀察也是不存在
接著就是將前篇的概念用符號表示,純粹解析關係不做細部運算;將比喻篇 - 相同客觀事實會有不同主觀理解 所有元素進一步標示他們的屬性並以符號表達,整理成下表
No. |
元素名稱 |
符號 |
屬性 |
"值"範例 |
1 |
兒子 |
$$\left \{S \right \}$$
|
坐標系 |
N/A |
2 |
媽媽 |
$$\left \{M \right \}$$
|
坐標系 |
N/A |
3 |
馬克杯 |
$$C$$
|
事實 |
N/A |
4 |
媽媽眼裡的馬克杯 |
$$\vec{P_M}$$ |
位置向量 |
$$ \begin{bmatrix} 200 \\ 0 \\ 1 \end{bmatrix} $$ |
5 |
兒子眼裡的馬克杯 |
$$\vec{P_S}$$
|
位置向量 |
$$ \begin{bmatrix} 20 \\ 0 \\ 1 \end{bmatrix} $$
|
把前篇的圖代換成上述符號後變成這樣 :
媽媽、兒子的屬性都是觀測者坐標系,用大括號圈住一個代碼來表達;坐標系本身沒有值,坐標系之間的轉換關係才有值,座標轉換的觀念在下篇介紹。
馬克杯是一件宇宙中的事實,給他一個沒有下標的符號,雖說是事實但在此系統裡只是個意象,不該有值,客觀事實被觀察後產生的位置向量才會產生值
媽媽眼裡的馬克杯、兒子眼裡的馬克杯,此二元素為位置向量,透過觀察事實產生,由於是在不同的坐標系生成,故值也該有所不同,用下標來表達此位置值所參考的坐標系,向量箭頭恆由坐標系原點射向事實,因為位置永遠是事實扣掉原點的差值;另一方面,若沒有坐標系觀測一件事實,事實是不該主動產生座標值,任何數據都是基於某個參考才會出現,因此若以比較嚴謹的方式,任何位置向量理應都有參考坐標系。
後記1 : "向量"概念是為了與後面會解釋到的座標轉換矩陣區隔開,用來表示與座標轉換矩陣是不同種類的元素
後記2 : 沒觀察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;存在的東西沒人去觀察也是不存在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