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毛出在羊身上-到底是誰說的?
從上圖釐清,根據能量守恆的概念,對於一物體,在其加速過程中,功率即是當前推力與速度的乘積,而產生此動力的源頭就是馬達(電能-動能轉換裝置),傳動機構在之中只是扮演轉換的角色,不增加/減少能量(理想狀況)
因此,我們可以先忽略馬達(動力源)至移載物之間的傳動關係,光是從移載物質量、加速度、最高速...等參數,反推估加速段所需功率,就可以推估出所需馬達額定功率;接著再根據馬達特性(額定轉速,額定扭矩),細部設計傳動機構,調整轉速/扭矩轉換後的比值
整理一下思路流程:
- 根據移載限定時間與行程規劃出VT圖
- 從VT圖加速段得知加速度,以及最高速度$V_{max}$
- 加速度輔以移載物質量得知加速段所需線性推力$F_{acc}$
- 最大功率發生在加速段與等速段交接處,會是線性推力與最高速度的乘積(上圖紅圈處
- $Power_{max} = F_{acc} \times V_{max} $
因此我們概略推敲出了馬達功率;接著理解,馬達的動能輸出是以扭矩乘以轉速的形式:
$$Power = F_{acc} \times V_{max} = T_{rated} \times \omega_{rated}$$
可進一步擬出傳動機構的設計參數:打開手邊的型錄,查一下你最愛的伺服馬達的額定轉速,最高速度與額定轉速一相除!旋轉轉換成線性的比例就出來了:
$$distance/rev = \frac{V_{max}}{\omega_{rated}}$$
因此我們得到了轉換機構的設計指引,不管是用輸送帶\螺桿\還是其它死人骨頭創意機構,總之轉換比例就得滿足上式所得到的距離/轉比例,方可達到加速與等速要求
當然,此一推估法忽略了傳動機構慣量,傳動機構本身也是帶有質量的,加速過程同樣要填充動能到於其上,退一萬步保守的說,此推估只能當作推算了馬達功率的最下限值
後記1:muh..muh...先推估功率,再調整轉速/扭矩比例,設計思路又更系統化了
後記2:先系統化展開要求,再進行設計,認真蹲馬步才是正道,反智感覺退散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